NEWS
“有些购物店之所以那么嚣张,为什么就关不掉呢?背后有人吧。”日前,云南省长阮成发在云南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放出狠话,要求加大对云南旅游市场乱象的处罚力度,“依法重拳整治”。近期引发公众争议的丽江游客被打毁容事件及其牵涉的旅游市场乱象,也就由此有了官方强力回应。
丽江游客被打毁容事件,系经微博曝光而引发公众关注,并引爆舆论场。在舆情汹涌之下,当地政府回应称已成立工作组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处理,还将组织纪检、法院等部门启动执法监督,若发现不作为、乱作为将严肃追究责任。有关部门应对舆情的效率不可谓不高,但这样这的介入多少显得滞后和被动——试想,如果没有网络曝光,也没有省长的“狠话”,这类问题能得到快速解决吗?类似情况又能够防微杜渐吗?
至少,丽江出现的风波,并非偶发事件。除云南旅游频发恶性冲突外,全国各地旅游市场乱象近年也频频上演,事态发展大多遵循“乱象发生—网络发酵—政府跟进”的相似逻辑——2012年春节,海南三亚被微博曝光吃海鲜被宰丑闻而引发社会强烈关注;2015年的青岛“天价虾”事件也是在微博上被曝光后才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展开执法监督。
类似的事情屡禁不止,焦点事件引发公众质疑后官方才会有所回应和行动似乎已成为常态。然而,维护旅游市场健康运行,本是监管部门的职责所在;维护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更是底线要求。如果都要依靠网络舆论声讨才能得到重视和解决,无疑暴露出监管部门的缺位失职,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的形同虚设。
与被曝光后处理问题的快速高效相对应的,是日常工作中有关部门的拖和慢。旅游乱象不止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长期以来有关部门的失职缺位。针对旅游市场不缺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如果有关部门能够严格执法,完善监管措施,加大处罚力度,将责任落实到位,许多问题根本不需要等到变成网络热点的那一刻才得到回应和解决;更可以说,许多乱象和问题根本不会有出现的机会。而如果执法监管部门对于长期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进而产生麻木心理,对于投诉置若罔闻、相互推诿,制度再好也得不到充分落实,长此以往必然导致问题积重难返,甚至付出巨大代价。这对监管部门公信力的侵蚀、对民众信心的动摇,恐怕不是事后问责就可以轻易代偿的。
不重视频发的小问题,就可能导致看似“偶发”的大问题。领导放狠话固然管用,微博上闹一闹也屡有奇功,但要实现有效治理,不能总依靠这些制度外因素。更治本的,还是要靠相关政府部门加强责任意识。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大监管执法和处罚的力度,部门不能出现缺位,对失职渎职工作人员要进行问责,彻查乱象背后的“保护伞”;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避免所谓“重拿轻放”现象的出现,不能让当下的行动沦为作秀,而要在长期有效的治理中形成执法监管常态化。
不仅旅游市场的整治,对于政府而言,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有意识地“防患于未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事情曝光后追责,“亡羊补牢”或许为时未晚,但也常常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难取得持久实效。有效的治理不仅需要加强责任意识,有效地预防失责更需要发挥主动意识,将执法监管前置,加强日常的监管,将各种乱象扼杀在摇篮中。舆论喜欢“热点”,但社会治理不能总是盼着下一个“爆点”。
舆情监测首选查舆情:http://www.chayuqing.com